——2023年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沉浸式体验成为文旅新未来【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曲江文旅(600706);新华联(000620);锋尚文化(300860);三湘印象(000863);宋城演艺(300144)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特征;中国游客文化消费在旅游花费中的占比分布;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国内文旅发展特征
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质就是两个产业要素在耦合基础上融合为一个创新系统,其表现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旅游活动为载体的多层次、多要素结合起来的一个综合性产业集群。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全球经济发展陷于长期衰退的大环境下,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文旅行业发展至今,文化和旅游融合进一步深化,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形式不断涌现,其主要发展特征如下:
文化休闲活动增加旅客“出游获得感”
文化消费占比逐步提升
在旅客心理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旅客开始进行文化消费。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旅游中进行文化消费。游客的文化体验内容包括文化场馆参观(29.6%)、打卡文艺小资目的地(46.1%)、看剧观展(47.9%)、演艺/节事(31.1%)、民俗体验(16.1%)等。从消费支出结构看,文化消费在旅游支出中的比重主要集中在10%-30%和30%-60%区间。
沉浸式文旅成为文旅发展新业态
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进行文化旅游并进行消费。文旅行业正在逐步从新奇转为体验,进而来到沉浸式布局,我国现存沉浸式文旅布局现状如下:
国内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文旅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沉浸式文旅等数字文旅将是我国文旅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文化和旅游业是数字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和领域。数字文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与文旅业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产业形态。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文化旅游市场
博物馆文化旅游市场主要是针对那些喜欢文化、艺术和历史的人群,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
这个市场包括了各种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景点,例如博物馆、古迹、历史遗址、文化街区等
文化旅游市场评估有利于旅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升
对旅游资源进行经济价值评估,是旅游资源市场化的直接需要,也是改革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旅游资源合理利用的必然要求
作为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初步阐述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唯一性","真实性","认识的不确定性"和"破坏的不可逆性"的含义,得出了文化旅游资源也是舒适型资源的结论,为舒适型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